在三明市将乐县,露营基地与擂茶文化深度融合。游客可参与“擂茶制作大赛”,用古法研磨茶叶、芝麻、陈皮,优胜作品将作为营地特色饮品供应。“我们与厦门大学合作开发了擂茶主题研学课程。”基地负责人展示着课程手册,“从茶树栽培到非遗技艺,游客能系统了解这项千年文化的传承脉络。”
教育转向:自然课堂成为核心竞争力
柘荣鸳鸯草场的星空露营基地,每周开设“草甸生态课”。在自然导师带领下,孩子们用显微镜观察草籽结构,学习制作昆虫旅馆。“我们与植物所合作开发了12个主题课程。”基地教育总监介绍,暑期研学团预订量同比增长300%,家长更看重课程的专业性和系统性。
产业升级:从“一顶帐篷”到“全链服务”
在泰宁县福旅房车露营地,每辆房车配备智能管理系统,可实时监测温湿度、空气质量等数据。营地开发的“露营管家”,提供从装备租赁到路线规划的一站式服务。“我们正在建设露营产业学院,培养专业运营人才。”福旅集团负责人透露,未来将推出露营装备共享平台,降低新手入门门槛。
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国内露营相关企业注册量同比增长58%,带有文化、教育属性的营地占比提升至43%。这场由“住帐篷”引发的消费更新,正在重塑国内文旅产业格局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