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传统露营遇上在地文化,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?潍坊潍城区以“露营”模式破题,在白浪河绿道沿线打造出集生态体验、非遗传承、亲子互动于一体的文旅新空间,成为暑期周边游的热门目的地。
非遗工坊进营地:传统技艺焕发新生
在“绿野仙踪”露营基地,游客可体验潍坊风筝扎制、杨家埠木版年画印刷等非遗项目。营地特别设置“匠人课堂”,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。“我们开发了迷你风筝DIY套装,孩子们涂鸦后可直接放飞。”基地负责人王磊展示着拳头大小的风筝骨架,“今年暑期已接待研学团队23批次,非遗体验收入占比达40%。”
星空下的文化盛宴:夜游持续升温
每晚7点,营地的草坪化身露天剧场,吕剧《墙头记》、快板《垃圾分类新风尚》等节目轮番上演。结合声光电技术的“光影水幕秀”则以白浪河为背景,演绎从古鸢都到现代潍坊的城市变迁。“我们与潍坊学院合作编排剧目,将历史故事与环保理念相结合。”文旅工作人员透露,夜间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65%,带动周边农家乐日均客流量突破2000人次。
产业融合新路径:从“过路”到“留量”
为延长游客停留时间,潍城区推出“露营+采摘”“露营+研学”等组合产品。在距营地5公里的于河街道,游客可参与“一分田”认养计划,体验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。数据显示,综合型露营基地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1.2天延长至2.8天,二次消费占比提升至58%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